当前位置:教学研究

“聚”集体智慧,“备”精彩设计 ——六合区小学语文骨干研修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教研处    发布时间:2025-7-10 0:00:00    浏览次数:482



为了整合区域内优质教学,搭建教师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夸区域教学智慧的深度融合。2025年7月5日,六合区启动“结对玄武·赋能备课”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专家引领与实战研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及课堂实施能力,形成可推广、适合本地教学实际的高质量备课资源体系,最终推动全区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活动首日,各学科教师集中聆听了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余夕凯的专题讲座《聚力备课组:构建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随后,立贤小学陈泱老师带来了题为《筑基·赋能·创变——相生相长理念引领下的立贤语文教研组建设三重奏》的精彩分享,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随后,各学科分组开展集体备课实战演练,围绕新学年教学内容研讨教案和课件设计,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精研细磨 暑热难挡教研热忱

1-3年级的老师紧紧围绕低年段如何将一篇课文两课时教学落地展开。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立足课标要求,低段教材,学生特点以及市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区内低段语文教师配备实际,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形成较为固定的四个板块,第二课时则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展开教学设计。从而真正落实低年段“读好书,写好字,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集体备课中,大家针对“随堂语用本”的使用展开了谈论。老师们现场勾画语用本样稿,反复推敲每一处设计的趣味性、操作性与目标达成度,力求让“随堂语用本”成为学生言语实践的有效抓手。




4-6年级的老师则深入探讨学习活动的进阶设计。老师们认为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搭建清晰的思维与实践阶梯。以单元核心目标为引领,激烈讨论活动链:个人静思批注如何为小组合作研读奠基?创意仿写/续写又如何导向班级主题辩论或整本书深度交流?大家精细雕琢每个环节的思维挑战点与语言实践要求,确保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驱动深度思考与合作探究,最终实现“深度理解”到“能力迁移”的跨越。

虽年段重心不同,但六合语文人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精神贯穿始终,这份盛夏里的专注,让专业追求熠熠生辉。

笃行不怠 匠心打磨备课成果

在后续的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们发挥着关键的引领与把关作用。 他们带领组员在初步共识的基础上,聚焦教学环节衔接、课堂生成应对、分层教学策略等深层问题,进行精细化打磨。组长们逐一审阅组员的教学设计初稿,字斟句酌: 推敲教学目标表述是否精准清晰?教学指令是否简洁无歧义?关键问题能否有效启发思维?过渡语是否自然流畅?对于存疑之处,组长们或亲自示范修改,或组织小组讨论。骨干教师倾囊相授,年轻教师虚心求教、大胆创新,思维深度交融。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集体备课资源优化的坚实保障。





协作深耕 共筑语文备课新范式

总结会上,语文学科代表戴海燕主任和杨树丰主任分别以《精准复盘·共研共进·提升品质》和《沉浸·发展·嬗变》汇报了此次集体备课的主要工作,学科特色做法,备课成果以及接下来如何做好资源优化,并挑选了优秀课例进行了备课成果展示。





郑雪峰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凝聚了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的集体智慧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对标本次形成的优质备课资源体系和教学设计范式,制定详细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在后续的教学视导工作中,重点对标检查各校的落实情况,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推动全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蒋兆庆主任总结强调“结对玄武·赋能备课”活动是资源共创共享,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赋能。他高度赞扬教师们的研教热忱与治学精神,指出集体备课的终点在于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勉励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将活动所得内化,在二次备课与课堂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追求更高品质,让集体智慧在常态课中开花结果。

 

本次“结对玄武·赋能备课”活动,以智慧众筹破教学之困,以闭环打磨铸资源之精,成功构建起“专家引领跨区协同分层研讨多轮迭代”的备课新生态。全区语文教师通过深度沉浸思维碰撞,淬炼出可推广的优质课例资源库,为课堂教学注入思辨活力与生长动能。六合小语人正以深耕不辍的专业精神,将集体智慧转化为育人实效,步履铿锵地迈向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

发布:刘梅    审核:邓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