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10月10日,六合区小学信息科技主题研训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成功举办。全区40多名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新教材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法,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教研盛宴。
示范展示:用流程图解码算法逻辑
活动伊始,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戴世艳老师带来《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示范课。本节课以“买酸奶”“智能音箱”“声控灯”等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过渡到流程图描述。戴老师通过“对比分析、实践操作、工具制作”三个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流程图符号的含义,掌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声控灯的判断条件,尝试填写流程图,并利用“流程图设计工具”完成作品。最后,戴老师将流程图与程序编写结合,现场测试声控灯功能,打通“算法、流程、应用”的链路,让学生直观感受流程图的实用价值。整节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学习能力,获得现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专题讲座:双新背景下的算法单元设计
随后,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朱想想老师作《双新背景下算法单元教学设计探析》讲座。朱老师以五年级《打开算法之门》单元为案例,从“教材分析”“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设计建议”三个维度展开。他指出,算法单元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与价值,学会用多种方式描述算法”,并结合“折纸飞机”“番茄炒蛋”“寻宝游戏”等实例,说明算法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讲座中,朱老师重点解读了算法单元的“知识结构”与“核心素养目标”,并提出“从生活体验出发”“采用多元化验证方式”“发挥小组互助作用”等教学设计建议。他强调,算法教学要“联系生活、注重实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算法的效率与多样性。朱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单元设计思路。

再展课堂:拆解过程与控制的核心模型
接着,六合区实验小学杨敏老师带来《过程与控制的三个环节》示范课。本节课以“红绿灯”“地铁闸机”“声控灯”等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输入、计算、输出”的核心模型。杨老师通过“基础辨识、简单应用、综合设计”分层练习,让学生在“过红绿灯”、“地铁闸机”等案例中,掌握三个环节的含义与作用。课堂上,学生完成“计算机设备分类”、“光控路灯分析”、“声控灯逻辑探究”等练习,逐步学会用模型分析生活中的控制系统。杨老师强调,“过程与控制”是信息科技的核心思维方式,要让学生在“做中学”,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

讲座分享:真实情境驱动的教学探索
最后,六合区励志学校赖欣然老师作《真实情境驱动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探索》讲座。赖老师以六年级《过程与控制》单元为案例,围绕“真实性学习”理念展开。她结合“云南玫瑰种植”、“智能光控系统设计”等实例,说明真实情境对学生学习的激发作用。赖老师指出,真实性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像“农业技术人员”一样判别AI图像识别的应用,像“工程师”一样思考控制方式的优劣。讲座中,她还分享了“阶梯式任务设计”与“人机协同”的教学策略,强调“科技赋能教学”的重要性。赖老师的讲座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真实情境是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

本次研训活动以“新课程、新教材”为导向,通过“示范课+讲座+研讨”的形式,为全区信息科技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活动中,教师们聚焦课堂实践、单元设计与真实情境,探讨了信息科技教学的新路径。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干货满满”,既学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又深化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下一步,六合区将继续开展小学信息科技系列研训活动,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展示”“专题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新教材的实施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相信在全区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六合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