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德育心育

AI赋能 数字领航——骆开良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探索数字技术融合教学新路径

来源:德育心育处    发布时间:2025-5-14 8:22:42    浏览次数:162

为深入探索数字技术促进初中数学“研-教-学-评”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推动初中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025年5月13日,主题为“数字技术赋能初中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六合实验初级中学隆重举行。六合区骆开良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现场学习。

课例研究 实践探索

南师大附属六合实验初中的曹丹老师带来的公开课《二次三项式漫想》,曹老师从x2−2x−3出发,引发学生思考这样一个二次三项式会带来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问有关最值问题以及这样一个代数式的值是怎么变化的。面对最值问题,学生运用配方的方法得到最小值,在面对变化情况时,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发现它的值是先变小再变大的,在曹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画图象的方法进一步观察式子的变化情况。在这样的环节中,投屏学生的画图过程,逐步分析,细化每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漫想以后将继续解决三次多项式。科利华紫金的吕薇老师开设研究课《勾股定理》,通过AI视频,极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特殊到一般猜想勾股定理的内容,通过给出赵爽弦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勾股定理,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豆包”APP找到了其他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并给予了证明,培养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是江宁高新区中学的徐陶然老师开设研究课《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再探究》,徐老师利用裁剪的方式,探寻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证明思路,举一反三式的又继续探究了三角形外加的关系,最后也运用人工智能展望了以后可以继续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深入研究。

评价探索 技术赋能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骆开良校长以独特的AI视角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AI赋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目标制定阶段:AI助力下的精准锚定;当堂检测设计:目标指向下的学情评价;评价分析阶段:多维闭环下的迭代优化。在教学中,运用AI对师生互动IRE分析:就老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实现重构教学评一体化生态。最后,骆校指出教在于度,学在于悟。“教学评”一致性是衡量“教的度”的尺子。AI则是打磨这把尺子的利器。“人工智能建设学校”不是要开一两门人工智能课,而是重构所有课程。将AI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为老师赋能,为学生减负。

活动总结与展望

南京市教研员王红兵老师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AI技术的教育价值,并对未来智慧教学提出建设性展望。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等环节,系统呈现了数字技术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为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新范式。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发布:查立    审核: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