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AI时代传统美术课堂中的技法探究”---南京市高中美术教研活动在励志学校高中部举行,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多位区级美术教研员及美术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AI人工智能技术与美术教学相互融合的创新路径。
励志学校小学部杨文逸老师执教《表情丰富的脸》,她以校园生活视频为引,创设“颜艺大赏”情境。通过生动的表情模仿、经典名作赏析和技法示范,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创作的奇妙世界。课堂中,多元评价体系的运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在多维反馈里不断精进技艺,实现艺术表现力的螺旋式提升。
励志学校初中部董欣然老师执教《动感生活》,她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解析经典艺术作品,结合“站七坐五蹲三半”动态口诀,指导学生通过校园生活速写,掌握人体比例与动态线表现。AI人工智能技术的巧妙融合,为造型教学注入新活力,学生在虚实结合的课堂情境中,快速掌握动态线绘制技巧,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创作的转化。
励志学校高中部陈思敏老师带来《静物写生——陶罐》一课,她采用几何拆解、光影实验与“中线定位法”,帮助学生攻克素描透视与明暗表现的难点。课堂在夯实绘画技法根基的同时,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与跨学科知识,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协同进阶,为美术技法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此外,励志学校初中部王传生老师带来的《笔底星辰——你的画值得被看见》主题分享,王老师深情回溯30年从教生涯的点滴。泛黄的照片、学生画作、记录教学探索的手稿、以及学生毕业后寄来的感恩书信等,都在王老师的讲述中化作美育路上的璀璨星光。这场满溢教育情怀的分享,既是一位资深教师的匠心沉淀,也为在场老师提供了美术教育实践的珍贵经验。
在评课环节,秦淮区中学美术教研员徐宏老师、江宁区中学美术教研员刘小康老师、六合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王兰平老师分别从不同维度对三节课进行了专业且细致的点评与指导。
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中呈现的AI美术教学模式。他指出,AI美术教学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要有前瞻性;在课程设计上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更具针对性;充分发挥AI在个性化学习支持、艺术创作分析、多元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利用人工智能真正提升美术教育质量。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例展示为载体,以专题研讨为桥梁,为AI赋能美术课堂打造了“观察-实践-创评”一体化的教学范本,为美术教师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美育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