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研究

做中学----从现象到原理的实践解码

来源:教研处    发布时间:2025-5-21 13:53:07    浏览次数:25237

    5月20日下午,玄武区、浦口区、江北新区和六合区初中生物学联片教学研讨活动,暨曹云龙名师工作室和林敏名师工作室手拉手活动,在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进行,四个区的生物学教研员全程参与,六合区生物学教研员董勇老师主持此次活动。活动由棠城学校的叶蓉老师、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的李静老师、金陵中学江北分校的潘黎黎老师分别执教七年级生物学《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第2课时和第3课时,参会的生物学老师们聆听了玄武区葛梅老师的“基于PBL理念的初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的讲座,南京市生物学教研员孙传友老师做点评。


 









  七年级生物学首次使用新教材,三位上课老师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设计分组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原料,利用天竺葵、黑藻等研究光合作用,带领学生组装实验装置,自主创新实验方案。叶老师组织学生用稀碘液鉴定淀粉,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遵循科学探究的原则,改进方案;李老师课前准备实验植物,用LED 灯补充光照,用水中氧传感器探测氧气的变化,培训学生实验助手,用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实验鉴定氧气,比较火焰大小判断氧气的多少;潘老师利用针筒注射器,收集黑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观察带火星细木条在针筒内的燃烧情况,比较黑藻在蒸馏水、清水、气泡水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多少,分析原料二氧化碳多少影响光合作用,用氧气和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数据变化,分析曲线图。上课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科学思维,体现跨学科实践。   

                                       

      


   





葛梅老师的讲座源自课题研究,以问题导向的学习为话题,结合三个案例,研究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评价、实施等,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注重过程研究,突出团队合作,持续反思,师生共成长。

市教研员孙老师进行简要的点评,强调老师们课堂设计的问题导向,做中学,改变学习方式。

  

发布:董勇    审核:邓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