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研究

同课异构展风采,实验探究启思维——暨林敏名师工作室活动新闻稿

来源:教研处    发布时间:2025-5-21 13:46:42    浏览次数:127

为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生物学课堂改革,推动区域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师专业发展,近日,六合区初中生物学科教研活动暨林敏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在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旭光路校区成功举办。通过研究课展示、微讲座分享、专家点评等形式,聚焦学科难点突破与育人效能提升,为区域教师搭建了深度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一、双课异构展风采,实验探究启思维

活动中,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学校刘佩老师和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旭光路校区孙晨宇老师分别执教七年级《导管和筛管进行物质运输》同课异构研究课。两位教师立足新课标要求,以“植物营养器官的物质运输”为切入点,通过实验观察、模型构建、问题链引导等多样化策略,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导管与筛管的结构与功能。课堂中,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实物切片、模拟物质运输动态过程,亲历科学探究实践,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微讲座赋能教学,进阶理论促深化

在微讲座环节,叶蓉老师以《让科学思维在实验中生长》为题,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实验教学的设计逻辑,强调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自设计、操作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王洁娴老师则围绕《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中生物学大概念教学策略》,从大概念概述、学习进阶理论概述、概念教学策略和实践反思等方面,阐释如何依托进阶理论整合学科大概念,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碎片化困境,构建系统性知识网络。两场讲座理论与实践并重,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三、专家引领明方向,协同共研谋发展

活动最后,区生物教研员董勇老师对两节研究课及微讲座进行专业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实践,同时提出“以评促学”的改进建议,强调通过多元化评价工具精准诊断学生学习表现,推动教学评一致性落地。董老师指出,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林敏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为区域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堂转型范例,并呼吁各校加强协作,深化“资源共享、智慧共生”的教研生态建设。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例为镜、以讲座为引、以点评为舵,实现了教学难点共研、优质经验共享、专业成长共进的目标。林敏名师工作室表示,将持续搭建区域教研联动平台,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助力区域生物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董勇    审核:邓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