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美如斯,学习正当时。为深化“双减”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全面提升六合区低年级写字教学质量,构建科学规范的写字教学体系,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于7月5日至8日精心组织了一场低年级写字集体备课与培训活动,汇聚区内骨干教师,共研写字教学之道。
7月5日上午,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刘有林副主席和黄山路小学的刘琴老师为区内教师带来专业的引领与指导。
刘有林副主席以《写好字 有方法》为题,从习惯、方法、态度三方面指导写字教学。习惯筑基:力证正确握姿是根本,现场示范引领教师体验,强调习惯养成的基石作用。方法精要: 倡导自然书写(有收放、不描画),精细临帖(重观察、忌抄帖)。倾囊相授“少用橡皮护兴趣”、“单字精练四五遍”等实用方法。态度为先: 低年级课堂需生动有趣,善用形象比喻解字形;以写为本,讲练结合,师生教学相长共提升。
刘琴老师结合教学经验指导写字教学。解析汉字规范,分析教材写字内容,强调平时教学应渗透写字规律,用好语文园地。针对低年级:一年级上重笔画笔顺,下重偏旁教学。建议灵活教学,可聚焦特定笔画或相同部件,而非全按偏旁、结构归类。最后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印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
接着,郑雪峰副主任提出备课建议:一是资源准备,备课教师要提前搜集规范写字视频,确保生字表每字有对应教学资源。二是教学设计,要注重汉字文化渗透与情境营造。
当日下午,教研员刘梅老师进行任务分工,确立“随文写字”、“写字有方”、“优课链接”三大教学设计板块,明确规范。二十位教师分为两组,分别聚焦一、二年级写字课设计,合理分配课时任务,每位教师明确教学重点,确保协作高效。组长曹锦发、杨小燕老师带领组员广泛搜集、精心筛选优质写字教学视频范例,为设计提供丰富参考。 7月7日、8日,教师们全身心投入,融合专家理念、精选资源与自身经验,精心打磨每一课时,力求设计出契合大纲、激发兴趣的优质写字课。
在总结汇报环节,写字组曹锦发老师代表发言,生动呈现了集体备课中思维的碰撞与资源的“从0到1”蜕变。他以王韵秋老师设计的课程为例,展示了聚焦核心、注重实效的备课成果,并分享了反思与未来展望。双语小学徐小霞老师进行点评,高度肯定写字组在内容创新,如趣味动画、书法家故事融入和贴合学情上的突破,并建议可探索与音乐节奏、运动元素结合,培养学生协调能力,推动写字课跨学科发展。郑雪峰副主任对全体备课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予高度肯定。他殷切期许大家,在后续教学中持续研磨技艺、优化课堂实效。会议尾声,发展中心蒋兆庆主任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赞誉教师们假期投入备课的奉献精神,指出假期是“调整身心、精进专业、筑牢教学根基”的宝贵时机。蒋主任结合当前素养导向的教育趋势,勉励教师深研学段衔接,以贯通思维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彰显育人担当。会场内,教师们专注记录、颔首沉思,专注的神情中映射着思想的碰撞与理念的更新。
此次研训,为六合区低年级语文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共学共进的优质平台。专家引领明方向,集智研磨出真章。活动不仅有力推动了区域写字教学的规范化、专业化进程,更凝聚了提升书写教育质量的坚定共识。在全体教师的匠心耕耘下,六合学子的书写素养必将稳步提升,笔尖流淌的不仅是工整的汉字,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信,为立德树人奠定坚实根基。盛夏的研习,正孕育着金秋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