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5]20号)和省市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举行2025年六合区“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各校需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一、活动目的
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其钻研教材、借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案例,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法,提升课堂质量与教学能力。健全资源遴选更新机制,系统化建设智慧平台课程资源,丰富内容、提高质量。满足学生自主及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预习、复习与探究、项目式学习;支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帮农村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缩小城乡差距,助力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二、遴选范围
本次遴选活动征集精品课包括学科课程、特殊教育、人工智能教育、阅读课和实验教学五类。学科课程、特殊教育、人工智能教育、阅读课类以微课形式呈现,提交的作品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件、作业练习。特殊教育、阅读课类可不提交作业练习。实验教学类具体包括数学、科学(理化生)、地理、信息科技等学科,教学视频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呈现,提交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等,实验内容优先遴选《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版)》中的实验活动。
各类别节点目录、评价指标和制作要求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地址:https://jpk.basic.smartedu.cn/。
三、作品要求
1.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在意识形态、民族宗教、领土国界等关键问题上不能有偏差。
2.确保科学严谨。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学科知识内容和授课语言的科学准确,保证情境素材的真实性、适切性和权威性。
3.突出课堂实效。体现学科教学改革方向,充分考虑学科性质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特点,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和综合育人功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教学,强化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鼓励学校开设阅读课,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促进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内外读物。
4.注重制作规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资源充足、摄制技术规范,语言、文字、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规范,精品课(除外语课程外)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有任何广告。
5.保证内容原创。精品课必须是教师本人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教学成果,不得冒名顶替,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四、活动流程
1. 自主申报。教师总结个人教学实践成果,凝练教学经验和方法,学习借鉴平台相应课程教学资源,对照平台课程节点编号,确定拟讲授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和作业练习等教学资源,录制、编辑微课视频,并于10月1-14日上传平台。学校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尤其是市区学科教学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教师要积极参与遴选活动,同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组织开展研讨和相关培训,并为教师录课创造条件。
2. 学校推荐。学校收集初审教师作品,择优推荐到区级(同一节点只推荐1件作品)。填写《精品课学校申报汇总表》(见附件),并于10月15日前将汇总表、作品文件交至区教师发展中心,提交地址:https://pan.baidu.com/disk/main#/transfer/send?surl=AD4AAAAAABPiyQ。
3. 区级评审。区教师发展中心将于10月16-19日组织评审。
4. 结果公布。10月20日,根据评审结果公示获奖名单,并按要求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级评审。
五、奖项设置
本次六合区中小学精品课例遴选活动设区级一、二等奖,并评出优秀组织奖、活动先进个人若干。优秀课例收录至茉莉慧学在线学习平台(on.lhedu.com.cn)全区共享。
六、活动保障
本次活动由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广泛宣传发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研训员工作坊、学科中心组等要发挥团队力量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
未尽事宜,请与区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姜姗,电话:57118770。
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9月25日